他是咖啡店背后的“包裝大佬”,把4毛錢的生意做到年銷5億
2022-09-16 09:56 來源:《電商》 責編:覃子喻
- 摘要:
- 12年后,李龍擁有一間資產達6000萬元的印刷廠,但他選擇“凈身出戶”,投身餐飲包裝行業,同行嘲笑他“瘋了”。
這是他在身無分文的境遇下,唯一能想到的創業項目。
12年后,李龍擁有一間資產達6000萬元的印刷廠,但他選擇“凈身出戶”,投身餐飲包裝行業,同行嘲笑他“瘋了”。
“瘋了”的李龍其實很清醒。他內心有桿秤,懂得在每一個轉折點,傾斜于最有利的那一方。
最近這一年,在混亂且激烈的餐飲包裝行業,李龍將出貨價幾毛錢的紙包裝,做到了年銷5億元。
“不想躺平”
剛畢業時的李龍并不喜歡做推銷,“非常不喜歡”。
他形容每天背著包上門推銷時的心境:“簡直是折磨,不斷陪笑臉,又不斷被拒絕!
每天早上9點出門,蹬著自行車,到石家莊各處的商務樓。一層層、一家家公司敲過去,談海報、內刊的印刷訂單。
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可靠,實際上單打獨斗的李龍,還找朋友幫忙掛靠了一家公司,印了一摞名片。他甚至給自己定了KPI,“每天要跑出一單業務,否則當天就只能吃一碗板面”。然而他的第一單業務就鬧了出笑話。有家公司需要印刷一批報紙,請李龍開價。他心想:外面的都市報零售價賣5毛錢,他們的報紙只有1張,我出價1毛錢,應該可以吧?
聽到李龍的報價,采購員面露喜色,爽快地把單子給了李龍。但他跑遍石家莊的印刷廠,有工廠出價8毛錢,也有工廠出價4毛錢,“就是沒有1毛錢的”。
李龍又尷尬又無助,求了很久,采購員才松口,以4毛錢的價格成交。還得先給李龍交一部分定金,因為他拿不出起步資金墊付印刷費。
在信息不暢通的年代,李龍沒有經驗,沒有資金,帶著一張嘴歷盡煎熬。無數次放棄的念頭都被他自己打消了,他覺得那時候,身邊的同齡人身上,都有一股堅韌的勁兒,包括他自己,“那個年代的年輕人,選擇不如現在多,很少有人會隨便躺平。盡管很崩潰,但也不甘愿隨隨便便拿幾百元的月薪,所以就繼續干了”。
騎著自行車跑了幾年之后,李龍也攢了不少老客戶。他開始思考自己的商業模式:“為什么我跑得這么艱難?如何讓別人找到我,而不是我跑斷腿去求別人?”
2007年,李龍開始在網上打廣告。一周后,有人在網上聯系他,這個訂單,李龍凈賺了1萬多元。他意識到,互聯網的潛力不得了,于是開始通過淘寶、1688等平臺接單。訂單不斷增長的同時,李龍還拉了一個朋友入伙,兩人開始籌建印刷廠。
到2015年,這間印刷廠的總資產達6000萬元。
李龍成了身邊人人艷羨的老板,但他又開始焦慮。這些年,他一直在學習商業模式,意識到,“印刷行業其實做不大”。
“為什么呢?因為它的產品不可復制。打個比方,蘋果手機一上市,工廠能‘蹭蹭蹭’就把手機殼上架了,但我們印刷行業不同,必須針對客戶的需求,做不同的工藝和印刷工作,這局限了它的發展速度和規模!
李龍喜歡找規律,他開始觀察,“如果一個行業的老板都開著豪車,是不是證明,這個行業能賺錢?”
他發現,印刷行業的周邊產業里,烘焙包裝、餐飲包裝、茶葉包裝的老板們,日子似乎過得比他好——手表更貴,車子更豪,廠房也更大。他大致算了下投入,便另起爐灶,把這三個產業當作副業開始發展。
- 關于我們|聯系方式|誠聘英才|幫助中心|意見反饋|版權聲明|媒體秀|渠道代理
-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ICP備18018458號-3法律支持: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
- Copyright ©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:18816622098